嘉庆厨师&厨师陈德行刺嘉庆,嘉庆深挖幕后主使人,为何最后却匆匆结案
作者:网络 历史学习网 2021-02-24
【www.lsxuexi.com - 历史】
我们先来说说陈德行刺嘉庆是怎么回事。
嘉庆八年的闰二月二十二日,嘉庆在朝臣和侍卫的前呼后拥下,离开了数日宴钦的圆明园,起驾回宫。
(高兴的嘉庆帝)
嘉庆之所以高兴,是因为清廷剿灭了闹事长达九年的的白莲教组织。说起来,自嘉庆受乾隆禅让继位后,白莲教就在各地起义不断,势力范围不断壮大,清廷虽屡次派兵镇压,但始终不能将其扼杀,实在是顽强得狠。
如今,指挥围剿的大臣传来捷报,说负隅顽抗的白莲教已被连根拔起。嘉庆能不高兴吗?
要知道,嘉庆继位前4年,乾隆虽做了太上皇,可还紧紧的操控着国家大小事务。他那么厉害,白莲教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。现在嘉庆把这事搞定了。这自然向人们证明了,他嘉庆并不比他爹乾隆差。所以,嘉庆特别高兴。
就在嘉庆走到神武门时。突然,从西厢房窜出个汉子,一路挥舞着短刀,嚎叫着向嘉庆冲过来。
由于事发突然,大臣和侍卫们竟呆若木鸡,忘了护驾。
眼看汉子就要冲到嘉庆的御轿前,轿旁的定亲王绵恩顾不得多想,直接死死抱住了大汉。七额驸拉旺多尔济也一边夺大汉的刀,一边高呼有刺客。
众臣和侍卫这才回过神来,撸起袖子一起上,很快就制服了大汉。
(定亲王绵恩护驾)
刺杀皇帝,这可是大案。嘉庆在心悸之余,立刻命令军机大臣、大学士和九卿同堂会审,务必要撬出,这个大汉是受何人指使。
然而,会审的结果却让大家大跌眼镜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据大汉交待,他叫陈德,45岁,河南人。
由于生活困苦,带着妻儿来到京城做了北漂。
后来托关系入宫做了厨子,然而就在前不久,因工作失误被内务府辞退。雪上加霜的是丢工作不久,妻子又因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,最终还是撒手而去,给他留下了个瘫痪在床的老娘和两个半大小子,生活顿时陷入了绝境。
由于年纪的原因,陈德并没能找到新的工作。于是常常借酒销愁,歌唱哭笑,常说还不如死了痛快。
有一次,陈德酒后与人起了纠纷,竟拿出刀来要扎别人,并扬言早就不想活了。扎死一个是垫背的,扎死两个就赚一个。
有一夜,陈德梦中见自己身披黄袍。醒后梦中情景历历在目,于是去算了一命,结果人说他的运在宫里。
(一贫如洗的陈德)
陈德联想到身披黄袍的梦,顿觉这是上天启示。想到自己反正也是一穷二白,索性赌一把,把皇帝干掉了,也许自己就时来运转,不说被人拥立为皇帝,至少新皇帝继位,自己一定是头一份功,荣华富贵少不了。就在陈德胡思乱想的时候,突然见街道上洒扫铺路,知道嘉庆要回宫,于是认为这是天命使然,携了短刀,蒙混入宫,潜伏在嘉庆必经的神武门,只等杀了皇帝,扬名立万。
嘉庆看了口供后,很不满意。他觉得一个屁民,无缘无故,怎么可能舍了性命做这样无意义的事呢?必然背后有人许他钱财,支使他。
于是下令严刑拷打,务必要挖出他背后的主使。
可是用尽了酷刑,陈德却坚持称是个人所为,与他人无关。
嘉庆又将他两个儿子和与他认识的人拘来审问,都说从未见他与别人往来。就在案子毫无进展的时候。
这时候,嘉庆收到一封匿名信,说笔帖式(官名,一种低级文书官员)兴德保父子,曾在案发前和陈德来往过密,并称陈德的同党,尚在宫外蓄谋起事。
嘉庆命人暗中调查兴德保父子是否如信中所言,又命人查访匿名信的来源。结果发现是一个叫兆昌的人,与兴德保父子素有私怨,趁机诬陷他二人。
嘉庆意识到此案再追查下去,势必会有更多的兆昌,到时朝野一些居心险恶的人,势必学兆昌的把戏,那就会引得百姓人心惶惶,社会动荡不安。
因此,嘉庆下旨结案。并在圣旨中表明,陈德一案,众臣穷究主使、同谋及党羽,其忠君效国之心日月可鉴。自己继位8年来,虽说施行的仁政并不多,但是也从不妄杀无辜,无端猜忌。
由于嘉庆没有对陈德案子穷追不舍,一桩刺杀皇帝的惊天大案就这样草草落幕。
但遗憾的是,嘉庆却并没能从陈德案中看到穷苦百姓生活之艰,从源头上惩治腐败,改善穷苦百姓生活的现状。因此,清朝的社会矛盾丝毫没有得到缓解,最终导致了清朝一步步迈向了衰亡。
(参考史料:《清史稿》)
历史学习网 该篇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lsxuexi.com/12/542785.html
推荐内容